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13公共論壇「里山倡議與社區發展的交軌-轉型城鎮運動帶來的視角」

由旗美社區大學、美濃愛鄉協進會、潤惠有機教育農場共同合辦,邀請台灣轉型城鎮嘗試小組共同發起人蔡錫昌老師就「里山倡議與社區發展的交軌-轉型城鎮運動帶來的視角」進行一場論壇。

時間:2013.12.28(六)10:00~12:00
地點:美濃潤惠有機教育農場
免費講座,感謝不願具名的熱心人士贊助夾報費用。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美濃黃蝶翠谷山林遭破壞 高市府將祭重罰

【吳慧芬/高雄報導】擁有許多珍貴鳥類、蝴蝶棲息的高雄美濃區黃蝶翠谷,上周被高雄市府發現有私有地主大規模砍伐山林與整地,市府指此已違反《水土保持法》,將在近日內對此地主開出6萬至30萬元罰單。

地主整地砍光樹 翠谷變黃土

【聯合報╱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 2013.12.11 03:44 am



黃蝶翠谷附近的林地進行整地作業,翠綠林地遭機具剷除。
記者徐白櫻/攝影
為種櫻花,清除雜草、砍光大樹?近日多台大型機具進駐美濃黃蝶翠谷,藉整地名義,德旺山莊附近鏟成光禿一片,引發外界關注,地方人士質疑整地是否合法。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市議員林富寶建議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應納入旗山、杉林和六龜

新聞來源<台灣時報>:
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374594

(記者吳榮偉高雄報導)

  市議員林富寶昨天在市政總質詢指出,推動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應兼顧保育與地方發展,建議市府規劃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時將旗山、杉林和六龜的發展納入考量。陳市長則說,市府支持開闢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但會尊重美濃鄉親的最後決定。

 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一旦劃設成功,將如何兼顧旗美地區的保育和發展,成為地方民眾最重視的議題,林富寶議員指出,未來市府規劃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時應同時納入促進旗山、杉林和六龜發展的考量,並且建立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農產品牌,包括發展「有機農業」及「友善環境農業專區」,打造具有國家公園品牌的農產品。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重新思考土地的價值 日本千葉里山經驗分享

重新思考土地的價值 日本千葉里山經驗分享
本文摘要:「如果用大白話來說,里山就是讓生命變得更熱鬧的地方,讓各種生命之間有更多連結。」小西由希子建議,可以先和市民談土地的價值,里山的精神自然就會慢慢得以開展(圖:里山倡議重新找回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圖片來源:http://bit.ly/Ixr7Og)
2013年12月1日,第十屆農村願景會議在高雄美濃舉辦,會議以「里山倡議」為主題,探討日本的里山精神與案例。到目前為止,台灣有一些討論里山的單篇文章,但尚未出版相關專書,官方舉辦過相關主題會議,但是由民間團體齊聚討論里山,今年的農村願景會議可說是第一次。

相約十年再聚首 日本里山與台灣在地經驗交流

文/ 上下游記者楊鎮宇 on 2013 年 12 月 04 日 in 愛地方, 綠生活.旅遊 · 0 篇留言瀏覽人次: 1,171

本文轉載自<上下游News & Markets>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43329/

相約十年再聚首 日本里山與台灣在地經驗交流
本文摘要:農村願景會議的最後,日本千葉里山中心理事、七十四歲的風間俊雄也豪情萬丈的說:「里山工作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而且需要老人跟年輕人一起投入才會有成果。台灣推動里山經驗的人們請繼續加油,我們相約十年後再聚首!」(攝影/楊鎮宇)
「是時候來討論里山了!台灣有些地方正在實踐里山精神,這次透過日本的千葉里山經驗,希望帶來更多的激盪與思辨。」在美濃舉辦的農村願景會議上,主辦單位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說。
張正揚強調,雖然里山倡議要探究人與環境的共生方式,但是每個國家的脈絡都不盡相同,唯有透過在地的轉化,才能避免全盤移植的陋習。今年的農村願景會議,除了日本千葉里山的經驗分享,還有苗栗裡山塾貢寮水梯田八煙水梯田美濃里山等四個團隊,齊聚一堂討論台灣的在地里山實踐經驗。

苗栗裡山塾:淺山生態系保育倡議

IMG_3059
苗栗淺山疊石集水(圖片提供/裡山塾)
兩年前,觀樹教育基金會成立裡山塾,以苗栗苑裡鎮蕉埔里為據點,有意識的響應聯合國在2010年的里山倡議。他們的行動目標是,在既有的地理條件下,保護生物多樣性,並且對社區經濟做出貢獻。
觀樹教育基金會裡山塾專案主任李文華解釋,苗栗苑裡的蕉埔是淺山地形,標高不超過數百公尺,有住家、水田與菜園,還有草地、溪流與水塘等豐富的多樣化鑲嵌地景。這樣的淺山地貌有豐富的生態系,生物種類比稻田、草原都還要多,還有石虎、灰面鷲與田鱉等罕見動物。
順應淺山的地形,當地居民發展出各種就地取材的智慧。以卵石堆疊出田埂、水井等砌石地景,比水泥牆還堅固。沒有水圳,就發展出可以承接雨水或地下水的水塘。
蕉埔的淺山生態系豐富,也蘊含著人與自然共處的傳統智慧。李文華解釋,透過里山的精神,推動友善環境的在地產業與生活方式,是裡山塾目前的工作重心。他們目前針對消費者舉辦各式體驗活動,例如製作醃製食品、參訪在地酪農場與柑橘園、來去裡山住一晚等。

貢寮水梯田:重拾在地智慧

1460945_775499619132477_1280194454_n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方韻如(攝影/楊鎮宇)
推動貢寮的水梯田復耕,則是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這三年來的工作項目。貢寮的地形特色為,十公里內地勢上升五百公尺,在過去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大面積水梯田地景。水梯田邊的砌石不但能防止土石崩落,也有穩定水流量的效果。「水梯田會含住水,以往溪水很少乾涸或暴漲」,當地耆老傳神地形容。
但是,近年來因為人口老化、從農收入過低等因素,水梯田紛紛廢耕。人禾團隊進駐推動水梯田復耕時,也實際掌握水梯田有助於生物多樣性的證據,他們在復耕的四甲農地上,就發現超過一百種以上的水域昆蟲。
人禾團隊與當地農戶一同打造在地品牌,推出「和禾米」,並發展梯田會員制,邀請消費者實際參與農事過程。今年八月出版的《水梯田:貢寮山村的故事》,引發不少迴響,人禾倫理基金會資深經理方韻如說:「居民說他們是含淚啃讀這本書,因為水梯田讓貢寮人找回了山愁與認同。」
方韻如認為,人不能自外於萬物,土地要肥沃,生物多樣性就要高才行,食農教育必須提升到生物多樣性的高度。她說:「人禾團隊在貢寮做水梯田,不是創新,只是把當地先民原本的做法找回來,我們不是要推動里山倡議,而是要里山精神的再實踐。」
DSC_6017-800-600x399
水梯田讓貢寮人找回了山愁與認同(圖片提供/貢寮水梯田)

八煙水梯田:把農民的生計擺在第一位

1472991_775501582465614_1816165329_n
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攝影/楊鎮宇)
八煙位在金山區,被劃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當地地景與貢寮相似,都是大面積的水梯田,以及大面積的廢耕。五年前生態工法基金入進駐時,當地總共才十戶人家,二十多人,平均年齡七十六歲。
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說,當初他們推動水梯田復耕,並鼓勵年輕人返鄉時,當地一位長輩回說:「叫小孩回鄉幹嘛?吃土嗎?」一開始,他們承租四分田,雖然只是放水進去,但是讓當地長輩的態度有所轉變,因為可以拿到高於休耕補助額度的租金。水梯田復耕,也讓青蛙增加棲息地,當地長輩驚訝地說:「已經四十多年沒聽過滿山滿谷的青蛙鳴叫聲了。」
經過五年來的努力,生態工法基金會讓八煙將近一半的水梯田得以復耕,也舉辦農民市集,協助農民行銷自家產品,一盒三斤的「八煙米」售價五百元,雖然比一般價格高,仍全數賣出。農家生計大幅改善,每戶收入平均增加一倍以上,今年更有兩位八煙青年決定返鄉從農。
八煙的里山經驗,實際結合在地產業與自然生態,並且有效改善農民生計。不過邱銘源認為,八煙的里山經驗還不算是成功的案例,只能說是個勇敢的開端:「能將農民的生計問題納入里山倡議的考量,有行銷通路,實際改善農民的生計,農民才會相信你。」
007-1
八煙米(圖片提供/生態工法基金會)

十年後的里山

1488163_775064669175972_505023925_n
小孩的參與是里山精神推動的未來(圖片提供/千葉里山DM)
二十一年前,美濃的反水庫運動轟轟烈烈,如今,美濃的民間團體提出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構想,希望以此作為美濃推動里山經驗的平台。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邱靜慧認為,美濃里山要為下一代保留生態,而非回到過去。美濃出身的作家鍾理和在作品中提到黃蝶翠谷的種種地景,要讓下一代也有機會去實地踏查走訪。
在會議的綜合座談時,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張聖琳也回應說,為下一代進行環境教育,是實踐里山精神的好起點。她舉例,日本小學生個個都要繪製一份自己的社區地圖、至少要有一次野外露營的經驗,就連小孩的遊戲,也常在鄉村中進行,以鄉村作為學堂。她說:「我們要讓下一代培養出里山精神,慢慢拉近城鄉的差距,因此推動與衡量里山經驗的時間軸要拉長,不是三到五年,而是十年,甚至二十年!」
農村願景會議的最後,日本千葉里山中心理事、七十四歲的風間俊雄也豪情萬丈的說:「里山工作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而且需要老人跟年輕人一起投入才會有成果。台灣推動里山經驗的人們請繼續加油,我們相約十年後再聚首!」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以亞洲自然觀為基礎的保護區宣言 《仙台憲章》出爐!


 【首屆亞洲保護區大會在仙台‧現場系列報導‧4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20131118日,日本仙台訊,詹嘉紋報導

    第一屆亞洲保護區大會於昨(17日)下午落幕,共計串連了40餘個國家,集合了政府官員、研究學者及NGO,一同思索共同的困境與機會。台灣與會學者指出,會議傳達了兩項很特別的訊息,一是減災與防災的迫切性,二是建立更適合亞洲的保護區類型。


    
      綜合五天來的討論結果,提出了屬於亞洲保護區的《仙台憲章》(The Sendai Chater)做為「亞洲觀點」,納入將於2014年澳洲雪梨舉行的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WPC 2014)議題脈絡中。憲章的六大主軸包括:

一、保護區有助於降低天災風險及災後重建(Protected Areas for Disaster Reduction and Recovery

二、區域發展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和諧性(Harmoniz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三、保護區的共管機制(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四、串連傳統文化/習俗與保護區(Linkage between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and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五、可持續性的旅遊、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六、強化保護區的國際合作(Strengthening Protected Area Collaboration

    亞洲保護區大會各工作小組發表結論亞洲擁有多樣的自然保護區及文化歷史資源,但近年來也由於經濟崛起、地狹人稠、難以預測的極端氣候等因素,加速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崩解,天災帶來的衝擊與損失接二連三重創亞洲國家。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認為,會議傳達了兩項很特別的訊息:一、減災、防災的迫切性;二、建立更適合亞洲的保護區類型。

n減災、防災的迫切性

    李光中指出,此次大會選在311震災受創嚴重的仙台舉行,會議中也特別闢設天災與保護區討論主題,是有特殊意義的──即著重減災、防災。

    由於最近幾年,嚴重的天災都發生在亞洲,氣候變遷對人口稠密的亞洲威脅更甚以往。日本政府積極劃設三陸復興國立公園(SanrikuReconstruction National Park),減緩、調適天災衝擊正是保護區的功能之一,比起水泥建築,自然屏障在311震災或其他氣候災害中,都展現了驚人的韌性及恢復力。

    對世界來說,這提醒了全世界正視減災的迫切度,也提醒人們了解大自然不只有珍貴的資源,同時更需重視防災,以及災後重建能發揮怎樣的功能,而這是以往設立國家公園時較少考量的面向。

n向里山學習,「三生」並進

    日本保護區經驗較貼近人口密集的亞洲需求,以台灣為例,從前劃設國家公園或保護留區時,因參考美國黃石公園範例,以「隔離」來保育自然,限制較多,容易引起居民反感。

     對此,李光中指出,日本保護區的特殊之處在於私有地比例很高,劃設時保護目標會一併考慮「人」與土地及自然環境的共存關係,因此治理型態也偏向「共管」(Collaborative Management)。之後再納入里山精神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以論述來確立、推廣,保護區除了守護生態,也能兼顧生產與生活。

n合作、串連擁抱多樣,珍惜傳統智慧

    亞洲保護區擁有許多與歐美相異的特色,例如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及抱持的「萬物有靈」的自然哲學觀。對此,李光中樂觀看待,希望未來能發展出亞洲保護區的一套哲學。

    也正因亞洲保護區擁有廣泛且多樣的保護區系統,在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全球目標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以2010年的愛知目標第11項來說,2020年之前,陸上及內陸水域保護區,至少必須達到全球陸域面積的17%;海洋保護區則至少需達到海域面積之10%


     目前全球陸域保護區面積約12.7%,全球海洋面積則僅1.6%。這代表了未來10年內,每個國家都必須通力合作,才能達成這項目標。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台江國家公園推淺坪虱目魚養殖,打造黑琵Happy樂園

台江國家公園推淺坪虱目魚養殖,打造黑琵Happy樂園
本文摘要:台江國家公園調查發現,漁民近幾年改養經濟價值高的石斑魚、文蛤,飼養密度高又全年無休,讓黑面琵鷺找不到東西吃,導致族群數量銳減。台江國家公園推動生態養殖計劃,恢復七股百年淺坪式養殖,更推出「黑琵牌」虱目魚罐頭,希望吸引更多漁民投入,將七股打造成候鳥Happy樂園(攝影/蔡金助)。
每年秋冬,七股濕地總會迎來成千上百隻黑面琵鷺,但三年前,這群嬌客卻銳減4百多隻,台江國家公園調查發現,原來漁民近幾年改養經濟價值高的石斑魚、文蛤,飼養密度高又全年無休,讓黑面琵鷺找不到東西吃。
2011年,台江國家公園推動生態養殖計劃,恢復七股百年淺坪式養殖,計劃第一年,十公頃實驗池就擠滿5百多隻黑面琵鷺,今年他們更推出「黑琵牌」虱目魚罐頭,希望吸引更多漁民投入,將七股打造成候鳥Happy樂園。

淺坪改深水養殖,黑琵天堂不再

扁平如湯匙的黑色長嘴、蓬鬆的冠羽,許多人對黑面琵鷺應該不陌生,黑面琵鷺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中瀕危物種,全世界僅剩2千多隻,其中有近六成,每年秋冬現身在台灣西南沿海溼地。
為了保育這些珍貴的嬌客,台灣在2009年成立首座以濕地保育為主的台江國家公園,橫跨曾文溪、四草、七股、鹽水溪濕地,但成立隔年,來台渡冬的黑面琵鷺卻少了三成。台江國家公園2011年統計,過去三年,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都有1千隻次以上,但在2010-2011年度,平均調查數量卻僅剩834隻次。
「其實那是因為他們沒東西吃了。」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研究員蔡金助,就讀屏東科技大學研究所時,碩士論文研究魚塭養殖形態對黑面琵鷺的影響,他發現,近年來西南沿海魚塭,從傳統淺坪養殖,改為深水養殖,和黑面琵鷺減少數量呈正相關。
IMG_1563
黑面琵鷺(攝影/蔡金助)
四百年來,台南七股多半以水深不超過60公分的「淺坪」方式,引入海水養殖虱目魚。虱目魚不耐低溫,攝氏9度就會死亡,每年中秋節,漁民將虱目魚打撈上岸,放掉池水後,池底不受漁民青睞的雜魚,就成為各種候鳥最豐盛的大餐,每年冬天,池裡總是擠滿黑面琵鷺,攪動湯匙大嘴,享用漁民留給他們的美食。
隔年三、四月,黑面琵鷺心滿意足離開後,漁民會撒入米糠、豆渣,蓄養池中藻類,清明節後再放入虱目魚魚苗,長出來的藻類可以節省三個月飼料,中秋節前再打撈上岸,如此週而復始,人與鳥隨著時節遞嬗和諧生活。
但近年來,漁民為了增加收益,紛紛挖深池底,改養高經濟價值的石斑、文蛤,飼養密度高又全年無休,屬於涉禽、不擅游泳的黑面琵鷺,找不到食物,數量越來越少。土生土長的台南人蔡金助感嘆,老人家都還記得以前黑面琵鷺來到自家魚池盛況,就連他都還有記憶,但深水養殖不僅破壞人與大自然的平衡,也是文化的消逝。
IMG_2734
攝影/蔡金助

恢復淺坪養殖文化,讓黑琵Happy過冬

604017_734641193230128_1886980050_n
蔡金助認為,打造完整的生態系才是最重要的目標(攝影/林慧貞)
三年前黑面琵鷺數量大減,甫成立的台江國家公園認為事態嚴重,2011年提出生態養殖計劃,希望能恢復以往淺坪養殖方式,但七股多為私有池或國有放租,尋覓了許久,終於找到台南大學七股校區80公頃空地,利用其中12公頃作為虱目魚和無郭魚養殖實驗池,聘請一名專人養殖管理,並保留6公頃荒野溼地對照,紀錄候鳥度冬覓食形態。
來到台南大學七股校區,看似一片荒蕪的灰色大地,其實隱藏無限生機,白鷺鷥、高蹺鴴自在優雅地在半乾的魚池裡抓小魚,旁邊特意挖的小小壕溝自成一片生態系,還可發現數十隻活跳跳的彈塗魚。
忽然間,數百隻雁鴨從濕地揮舞四起,「哇你看,這裡至少有600隻雁鴨,這下子我更有證據說服別人了。」蔡金助拿著望遠鏡,無比興奮地說,自從兩年前推動計劃,不僅雁鴨、鷺鷥鳥明顯增加,還曾觀察到5百多隻黑面琵鷺在此休息,「我們只是把虱目魚撈起來,都沒有跟他們說,他們自己很聰明地跑來了,這就是生物的本能。」

推出「黑琵牌」虱目魚罐頭,生態與生產找到平衡

今年六月,台管處推出「黑琵牌」虱目魚罐頭,希望能讓吸引更多漁民投入計劃,今年10月剛收成的虱目魚,也已做成一萬多罐罐頭,在國家公園合作社販售,一罐價格100元,是外面的兩倍,除了補貼漁民損失,還有20%作為保育經費。
蔡金助認為,生態與生產必須找到平衡,不可能要求漁民全部改用古法養殖,光靠政府補助也無法長久,黑琵牌虱目魚比市面同種商品貴兩倍,相對收購價也提高,若能說服政府減免魚塭租金,甚至藉此形成當地生態旅遊熱點,不僅保護生態,還能挽救逐漸流失的養殖文化。
但這樣的觀念仍在推廣階段,去年有一位漁民主動加入台管處計劃,恢復1.5公頃淺坪養殖,但今年虱目魚價格大好,漁民又退出計劃。蔡金助說,這個漁民有16公頃魚塭,飼養文蛤,一年約可賺24萬,但用淺坪養虱目魚只能賺8萬多,漁民投入意願不高。不過他仍樂觀地說:「基督教教徒將自己所得十分之一貢獻給上帝,我不貪心,只要能讓漁民恢復十分之一的淺坪養殖池,以30公頃計算,黑面琵鷺一天就有150隻次使用率。」
part_11541_2959778_91394
「黑琵牌」虱目魚罐頭(圖:台江公園管理處)
不過蔡金助強調,有些人以為他們是養魚給黑面琵鷺吃,但這並非原意,事實上,黑面琵鷺只是對外行銷的包裝,在近乎廢棄的台南大學校區裡,除了養殖池,還有自然形成的長草區,提供老鼠、蛇、老鷹完美棲地,甚至連罕見的草鴞都來湊一腳;看來荒蕪的蘆葦,其實是提供受驚的雁鴨遮蔽休息區。
為了充分掌握這裡的生態資料,台管處和台南大學合作,訓練學生野外調查,「不能光以黑面琵鷺的隻數來衡量,我哪知道他什麼時候會來洗澡、吃東西,保護黑面琵鷺,連雁鴨、白鷺鷥也來了,重要的是建立完整的棲地和生態資料庫。」

1425505_734639929896921_1995530154_n
魚塭旁刻意挖的壕溝,自成紅樹林生態系(攝影/林慧貞)

景觀大橋貫穿,鳥類天堂恐變調

計劃進行到第三年,越來越多物種發現這個天堂,黑面琵鷺的數量也慢慢恢復,然而,台南大學對面、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七股路段高架橋工程,卻讓這個好不容易開啓的計劃,蒙上一層陰影。
在總統馬英九12項愛台建設中,其中一項就是連接台61線與台江大道的曾文溪景觀橋,這座橋正好穿過台南大學七股校區,一旦蓋起來,80公頃的生態樂園至少減少15公頃,更別說後續交通衍生出的噪音汙染。
今年九月,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七股路段高架橋動工,巨大噪音已經嚇跑不少鳥類,連接台61線與台江大道的曾文溪景觀橋仍在環評,不過台南大學已經允諾提供校地,屆時,這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世外桃源,恐將再度面臨生態浩劫。
1393927_734642193230028_734497006_n
遠方施工中的高架橋已經干擾到鳥類生活,未來還可能破壞台管處好不容易建立的生態系(攝影/林慧貞)
註:「黑琵牌」虱目魚罐頭的相關販售訊息,可洽詢台江公園管理處。電話:06-3910000。 或至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臉書,於「六孔遊客中心」亦有展售。

重建保護區與自然資本 日本走出311災後復興之路

文字大小

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94982

 30  3 Share0 

 


【首屆亞洲保護區大會在仙台‧現場系列報導‧1】
本報2013年11月14日日本仙台訊,詹嘉紋報導
秋颱海燕於日前襲擊菲律賓中部地區,超過1千萬人受災;而2011年3月,日本蒙受大地震襲擊,引發海嘯重創東北。在人口普遍稠密的亞洲地區,極端氣候及環境劣化造成身家性命損失的風險也更高,保護區是否能成為救生索?又該如何落實?
災後調查之海岸變化
第一屆「亞洲保護區大會」(1st Asia Parks Congress)13日揭幕,來自亞洲各地,研究、執行自然保護區/保留區/國家公園管理政策及實務的代表,齊聚仙台國際會議中心(Sendai International Center),展開為期5天的工作坊和資訊交流。
此會議由日本環境省與世界自然保育聯盟(亞洲保護區大會會場IUCN)共同籌辦,會議目標包括:建立亞洲保護區之間的合作關係、達成2010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愛知目標、在2014年的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WPC)或其他國際會議中,提供亞洲的保護區觀點。

跌倒後,怎麼站起來?  三陸復興國定公園的里山概念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2013農村願景會議


“從里山倡議看農村與自然的共生對話”


里山(SATOYAMA)一詞來自日本,指的是人類與自然長久以來互動而形成的生態、棲息地和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景觀,包含著社區、森林、農業、聚落的混合地景。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已成為2010年以來,國際上所公認實踐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目標的重要途徑。
里山倡議不只是生物多樣性的策略,並且跳脫傳統保育與社區隔離及對抗的思維,進一步與市民團體、學校、居民結合,藉由市民環境活動的導入,達到農村地域活化、糧食自給率提高、森林資源循環利用、環境防災等功能,與追求人文、生態、美學平衡的社會福祉相呼應。
已邁入第十屆的農村願景會議,希望透過對於里山倡議的理解、日本里山與國內案例及制度探討,一起思索台灣里山的在地意義。
指導單位:內政部營建署、教育部、高雄市政府
*ž主辦單位: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ž*協辦單位:旗美社區大學、美濃愛鄉協進會、北門社區大學、
                   高師大地理系區域永續研究中心
ž*活動時間:20131201(星期日)~02日(星期一)
ž*活動地點:美濃廣善堂(聚賢廳)
ž*活動人數:80人(額滿為止)
ž*線上報名:2013農村願景會議
ž*活動費用:700元(保險、餐費,不含住宿),1,000(保險、餐費,含住宿)

匯款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南分行
匯款帳號:010-50-044379-6
匯款戶名: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ë匯款完成後,請e-mail或來電告知,才算報名成功喔!
e-mail
w540023@gmail.com
話:06-2752150(佩娟)

第一天(12/01
時間
活動議程
10:0010:30
報到、領取資料
10:3011:00
活動開幕與貴賓致詞
11:0011:55
主持人:楊志彬(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題:東方白鸛之鄉,豐岡里山共生城市
主講人:蕭定雄(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
11:55~12:20
與談、綜合討論
與談人:劉孝伸(美濃八色鳥協會創會理事長)
12:2013:30
午飯&影片播放:<里山1  SATOYAMA I
13:3015:00
主持人:盧維屏(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
(一)千葉里山中心的運作經驗
      --里山、里地、里海
主講人:風間俊雄(日本千葉里山中心理事)
與談人:劉淑惠(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譯:李宜欣(實踐大學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15:0015:10
茶敘、休息
15:1016:30
(二)日本里山的地方法制
      --「千葉縣里山條例」
主講人:小西由希子(千葉環境情報中心代表人)
與談人:陳貞蓉(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譯:陳玉蒼(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助理教授)
16:3017:30
與談、綜合討論
17:3018:00
散步
18:0019:00
晚飯&影片播放:<里山2  SATOYAMA II
19:0021:00
鄉里尋聊
21:00
就寢,自由時間


第二天(12/02
時間
活動議程
06:3008:30
晨起,運用里山天然能源動手做早飯
08:3011:00
主持人:柳秀慧(北門社區大學主任)
(一)苗栗裡山塾
主講人:李文華(觀樹教育基金會裡山塾專案主任)
(二)貢寮水梯田
主講人:方韻如(人禾倫理基金會資深經理)
(三)八煙水梯田
主講人:邱銘源(生態工法基金會副執行長)
11:0011:10
茶敘
11:10~12:00
與談、綜合座談
與談人1:風間俊雄(日本千葉里山中心理事)
與談人2:江嘉萍(屏東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總幹事)
   譯:劉淑惠(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12:0013:00
午飯
13:0015:50
主持人:劉培東(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
(一)美濃里山與國家自然公園的對話
主講人:邱靜慧(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
(二)美濃里山X
主講人1謝二羊(二羊農莊負責人)
主講人2羅元鴻(九芎林揚葉飛工作隊成員)
與談人1小西由希子(千葉環境情報中心代表人)
與談人2張聖琳(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譯:劉淑惠(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15:5016:00
茶敘
16:0017:00





主持人:張正揚(旗美社區大學主任)
與談人:歐正興(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主任)
                王屯電(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副局長)
                鄭清福(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
                林富寶(高雄市議員)
                鍾盛有(高雄市議員)
17:00
賦歸,有閒正來聊